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党史故事“随手看”,本期故事题目是《第一届政协会议》。
历史行进到1949年。一个独立、统一、民主、自由的新中国,犹如朝阳,即将喷薄而出。
这是中国政治生活的“第一次”。中国共产党顺应大势、团结各方,开启了协商建国、共创伟业的新纪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对人类政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从中共的领袖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到著名民主党派领导人李济深、张澜、黄炎培、马叙伦,再到无党派民主人士郭沫若、马寅初、张奚若;从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到爱国华侨陈嘉庚、司徒美堂,再到文化名人梅兰芳、程砚秋;还有原国民党方面的张治中、程潜、傅作义……参会的每一个名字,都自带“流量”。这充分体现了当时的政治认同、政治情感、政治价值等。
这场盛会高朋满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工人、农民和无党派人士民主协商、团结合作、共襄建设新中国大业的政治局面,是全国各族人民、各界群众空前团结的政治气象,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上的宽广胸怀。有人把这种荡气回肠的胸怀和气魄称为“开国气象”,它彰显的是民族复兴的气象,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气象,是各族人民和各界群众大团结的气象。
会场600多位代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会上每一个问题,都经过充分协商确定,协商民主的新实践给每位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关于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上,毛泽东同志用手指着五星红旗说:“这个图案表现了我国革命人民的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现在也好,将来也好,又是团结又是革命。”他的话激起全场热烈的掌声。这一年“是每一个人抬头的第一年,是群众抬头的第一年,今后我们做人,不可以不认识人,不可以不认识群众”。
这一次会议为新中国诞生作了全面准备,标志着人民政协制度正式确立。此后,从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到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从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到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人民政协都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1949年9月,毛泽东同志从中南海向世界发声。
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在这一条先人铺就的大道上,每次协商、每次履职,都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事业更往前走了一步。
本期的党史故事“随手看”就到这里,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