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党史故事“随手看”,本期故事题目是《渡江战役》。
三大战役结束之后,国共两方的力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部被歼灭,残余的兵力虽有204万,但正规军只有146万。而人民解放军已经在战争中发展到358万余人,其中野战军218万,装备也大大改善,并且已经解放了长江以北的绝大部分国土。随着解放战争的深入发展,跨过长江天堑、解放全中国的任务已摆在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面前。
国民党企图利用“和平谈判”为手段,达到“划江而治”的目的,以便争取喘息时间,保存残余的反革命势力,然后伺机卷土重来。1949年4月1日,张治中率团赴北平谈判。鉴于蒋介石和李宗仁都缺乏真正和平的诚意,国民党政府最终于4月20日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失败。同日,我军开始按计划实施渡江战役。
长江全长6400公里,是中国第一大河,自西向东横贯大陆的中、东部,下游江面宽度从1.25公里至10余公里不等,水流湍急,易守难攻,是组织防御的天然屏障。
国民党军统帅部集中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和华中军政长官公署两大集团共70万人,以及海军2个舰队,空军4个大队,在东起上海、西至湖北宜昌的1800公里展开,形成两个梯队的宽正面、纵深立体部署。
人民解放军决心百万大军分为东、中、西3个集团。中、东、西突击集团发起渡江作战后,均在一夜之间突破国民党军千里江防。战至23日,东集团主力切断和控制了宁沪铁路,第34军进占镇江,第35军1个团首先进入国民党总统府,南京解放;
人民解放军渡江成功后,国民党军南京、镇江、芜湖之敌向杭州撤退,芜湖以西至湖口之敌向浙赣线撤退。据此,我军东集团和中集团主力迅速展开追击,在郎溪、广德之间完成战役合围。5月4日—7日,西集团控制了义乌至东乡段400余千米的浙赣线,切断了国民党军两大集团的联系,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在浙赣线组织防御、反击,夺回沿江阵地的企图。
5月12日,三野向上海外围发起进攻。战至27日,上海解放,共歼敌15万余人。5月17日,四野攻占武汉。5月22日,二野第四兵团占领南昌。6月2日,崇明岛解放。至此,渡江战役结束。
渡江战役历时42天,共歼敌43万余人,占领了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解放了苏南、皖南、浙江的广大地区,以及江西、湖北、福建三省的部分地区。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突破长江天堑,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为实现解放全中国的战略目标创造了重要条件,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期的党史故事“随手看”就到这里,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