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党史故事“随手看”,本期故事题目是《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中央在“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召开的最后一次全会。这次全会确立了若干重大制度,定下了诸多规矩,为党带领人民建设新中国及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坚实而长久的制度和规矩保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要建立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以这一新型的国体为基础,“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全会还强调发挥各民主党派的作用,批准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起并协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民主人士,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
为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全会规定了干部必读的包括《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12本著作。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要普遍宣传马克思主义,同时不反对也不应当反对宣传中国的东西。”他自信地指出,“我们这一套是一个国家的经验”。遵从这一经验,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丰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并与时俱进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
长期在农村根据地艰苦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走向城市并执政全国后,能否担当起建设的重任?对此,全会表达了一个雄心壮志: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全会号召全党加强学习,提出学习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党务、外交等多领域多方面,同时强调学习的重点、中心是经济工作,是生产建设。
革命胜利后,党所处的内外环境和自身建设都将有新的变化。毛泽东鲜明地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它一经提出,即成为共产党人时刻警醒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良药。
为了防止“糖衣炮弹”的腐蚀,力戒骄傲,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提议,通过六条具体规定: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要把中国同志和马、恩、列、斯平列。这几条规定尽管没有写进会议决议,但经毛泽东和党中央的提倡和坚持,已经成为党的规矩。
革命的胜利,建设的开展,离不开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在全会所作的结论中,毛泽东提炼并阐述了党委会工作方法:一、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书记要当好班长,就应该很好地学习和研究。二、要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不要在背后议论。三、“互通情报”。党委各委员之间要把彼此知道的情况互相通知、互相交流。四、不懂得和不了解的东西要问下级,不要轻易表示赞成或反对。五、学会“弹钢琴”。党委要抓紧中心工作,又要围绕中心工作而同时开展其他方面的工作。六、要“抓紧”。抓而不紧,等于不抓。七、胸中有“数”。对情况和问题要有基本的数量的分析。八、“安民告示”。开会要事先通知,像出安民告示一样。九、“精兵简政”。会议不要开得太长。十、注意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十一、力戒骄傲。这对领导者是一个原则问题,也是保持团结的一个重要条件。十二、划清两种界限。革命和反革命的界限,成绩和缺点的界限。这十二条方法,言简意赅,要言不烦,是中国共产党人走向成功的重要秘诀。
本期的党史故事“随手看”就到这里,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