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党史故事“随手看”,本期故事题目是《第一个党章在党的二大产生》。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产生了党纲,没有制定党的正式章程。在党的一大召开一年后,也就是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原公共租界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今老成都北路7弄30号)举行。正是在这次大会上,讨论通过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党章——《中国共产党章程》。
党的二大通过的党章采取分章的体例,共六章二十九条,详细规定了党员条件、入党手续、党的组织系统,以及党的组织原则、纪律和其他制度。比如,第四章规定了党员应遵守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要求“下级机关须完全执行上级机关之命令;不执行时,上级机关得取消或改组之”“凡有关系全国之重大政治问题发生,中央执行委员会未发表意见时,区或地方执行委员会,均不得单独发表意见,区或地方执行委员会所发表之一切言论倘与本党宣言、章程及中央执行委员会之议决案及所定政策有抵触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得令其改组之”“本党一切会议均取决多数,少数绝对服从多数”等。
党的二大通过的党章能够完整保存下来,还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张静泉,又名张人亚,是上海最早的工人出身的党员之一。党的二大结束后,中央领导机构按照规定,将大会通过的章程和其他决议案送给莫斯科的共产国际,还铅印了小册子,分发给党内有关人员学习贯彻。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张静泉奉命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那时的上海被白色恐怖笼罩,张静泉最放心不下的是这些党内文件和书刊。经再三考虑,他决定将包括首个党章在内的30余件党的文献从上海秘密运送回宁波老家,托父亲代为保管。
张静泉的父亲经过深思熟虑后,编了个“儿子在外亡故”的故事,为张静泉和他早逝的妻子修了一座合葬墓穴。张静泉这一侧是衣冠冢,放置的是空棺,老人把儿子转交的一大包文件和书刊用油纸裹好藏进空棺,埋在墓穴里。老父亲希望有朝一日儿子回来后“原物奉还”,没想到张静泉因积劳成疾于1932年病逝。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张静泉的父亲才把藏在墓穴中的文件交给了上海相关部门,通过上海相关部门转交给中央档案馆予以保存。
正是凭借老一辈共产党人的智慧、勇敢以及对党的事业的责任心与无比忠诚,完整的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章得到保存。
本期的党史故事“随手看”就到这里,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