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小商人家庭的叶剑英,在中国共产党内向来以细心着称。毛泽东对叶剑英的评价是:“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长征路上“救了党,救了红军,救了我们这些人”。周恩来评价叶剑英的是:“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回顾叶剑英一生,他曾在重大关头三次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第一次:孙中山广州蒙难 叶剑英率部扞卫
由于叶剑英等英勇斗争,使陈炯明篡夺革命政权的阴谋没能得逞。
第二次:危急关头反对张国焘 避免红军内部发生武装冲突
党中央据此在巴西召开紧急会议,决定迅速率领红一、三军团主力北上,当天夜里就离开了巴西,脱离危险境地。叶剑英也回到驻地,以“打粮准备南下”的名义,率领军委纵队脱离险境赶上北上的红一、三军团。
粉碎“四人帮”的第二天,叶剑英就提出,应该尽快让邓小平出来工作。当时邓小平正生病住在医院里,不久,叶剑英就安排邓小平一家住到西山,为了邓小平今后工作方便,叶剑英指示办公室主任王守江负责送文件给邓小平。经叶剑英的积极努力,1977年8月召开的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以全票通过了恢复邓小平职务的决议。
叶剑英为确立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的领导地位,起到了重大作用。